第(2/3)页 现在全国人口距离三万万已经不远了,下一个十年,人口破六万万,只是时间问题。 不过问题不大,朝廷财政还支撑的起,等人口破十万万后,应该就会逐渐的缩减政策。 秦墨说道:“最多二十年,这一项政策就会撤销。” “果然,朝廷不可能无休止的补贴这些人。”李照道。 “现在的生活水平,是足够养活这些人的,而且地多人少,不仅朝廷养得起,就连百姓也养得起这些孩子。 但是人数到了一定数量后,朝廷就算再有钱,也补贴不起的。 一个孩子一个月五十元,一直补贴到十岁。 一个人就是五千,一百万个孩子,五十亿。 今年新增人口多少? 超过八百万了。 一年四十亿。 朝廷补贴很吃力的,今年的税收多少? 超过八百亿了,也就是说,每年国家要拿出二十分之一的税收来补贴。 国家要养这么多官员,还要革新,教育,医疗,基础建设,地方补贴等等。 好在朝廷的财政一直都不错,没有出现赤字,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的结余。 再加上这些年战争红利,足以支撑三十年,也就是说,这三十年内,大明要转型进入下一个社会。 现在大明还是农业社会,下一个社会就是工业社会。 每一次工业革新,就意味着社会进步。 三十年后会怎么样,我也不知道,但肯定不能比现在差对不对?” 李照还是第一次听舅舅说起国家未来的发展。 “三十年后,百年大计已经过了大半了,那时候大明应该很强大吧?” “我不知道能不能再活三十年,但是你一定能看到三十年后的大明。”秦墨摸了摸李照的脑袋,一如多年前一样,“孩子,你要快快成长起来,成长到可以为很多人遮风挡雨才行。” 秦墨那深沉的期许,让李照突然明白了过来。 是因为自己长大了,所以舅舅不像以前一样太过亲近自己,事实上,他对自己的感情从来没有变过。 “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。”李照说道。 第(2/3)页